近年来,南阳市财政局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产业兴市、兴工强市”目标,精准聚焦企业短板,靶向发力堵点难题,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以财政资金的源头活水浇灌培植产业加速发展,助力企业丢掉包袱轻装上阵,成效明显。
注入“源头活水”,培植产业发展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本钱,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南阳市财政局始终站位全局,服务中心,坚定不移地支持制造业、助力制造业,以财政资金“源头活水”浇灌滋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服务举措,构建良好生态。通过“万人助万企”活动平台,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多维度宣讲惠企政策。利用“企业服务日”、财政局官网、南阳市政府兴企网等,适时更新、推送、解读财政惠企政策,确保制造业企业对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优化资金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从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流程等全方位服务企业,积极帮助申报单位完善项目申报材料,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在企业自主申报、县区初审推荐的基础上,该局联合市工信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深入企业实地核查,对申报项目严格筛选把关,力求把技术创新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对经济发展起到牵动和促进作用的项目择优推荐申报。二是争取资金支持,提升保障能力。该局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以服务企业、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沟通对接,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近三年来,该局分别争取到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5587万元、8481万元、7854万元,重点支持技改示范类、“机器换人”示范项目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类等方面的企业发展,为南阳市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提供财力保障,促进形成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重点产业链全链式改造提升为重点的发展格局。三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绩效。贯彻过“紧日子”思想,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最合适的位置。惠企政策靠前发力,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直达企业机制,加快惠企资金下达支付进度。在资金分配和下达时,根据不同项目类别的总体绩效目标表,分类制定区域绩效目标,随资金文件同时下发,对资金使用全过程实行绩效管理。
剥离“三供一业”,助企轻装上阵
“三供一业”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由国有企业承办的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气)和物业管理等社会职能。长期以来,“三供一业”已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包袱,成为企业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为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国家全面推行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2023年是最后的清算阶段,南阳市财政局高度重视、提前筹备、强化对接,确保全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财政补助清算资金争取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提高思想站位。认真组织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刻认识开展“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国有企业减轻负担、轻装上阵、全力发展,切实增强主动性、积极性,为高质量完成预拨资金申请、拨付、绩效评价和清算资金申请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提前谋划布局。该局认真学习中央资金管理办法,准确把握补助范围、补助标准、资金拨付等政策内容,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资金,共争取惠及6家企业的“三供一业”分离补助资金31334万元。为做好补助资金清算申报工作,该局提前赴南召县三家企业实地调研、查看、了解职工家属区分离移交维修改造等情况,积极协调和帮助企业完善清算所需材料,按时报送中央下放企业“三供一业”资金清算审核意见。在财政部补助清算基础上,积极协调省财政厅对补助资金进行再次清算,争取到惠及3家企业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财政补助清算资金1941万元。三是加强沟通协调。“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该局加强与国资等部门沟通配合,全面掌握情况,协调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督促和指导有关企业做好“三供一业”的分离移交工作。特别在清算资金申请时,实时与省财政厅沟通联系,共同研讨政策,把握政策口径。结合企业家属区实际情况,多次与省厅及财政部驻河南专员办沟通对接,最大限度帮助企业争取资金支持,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压减负,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支持矿区改制,改善民生福址
中央企业独立工矿区市政社区等办社会职能运营困难问题是历史遗留的另一个“老大难”,不仅加重企业负担、拖累企业发展,而且影响矿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深入推进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中央财政从2022年起在3年内对接收中央企业独立工矿区办社会职能任务特别重的城市给予补助。该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积极申请中央企业独立工矿区市政社区等办社会职能运营补助资金。精研政策、摸清底数,精准推荐官庄工区、唐河县、桐柏县三个县区成功申报运营补助资金5312万元。有效缓解了官庄工区、唐河县、桐柏县接收河南油田市政社区、物业管理等办社会职能的财政压力,加速推进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工作,极大地改善了独立工矿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